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,明确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体系,提出“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,加强网络安全保障,强化数据安全、算法和伦理安全”等核心任务。纲要强调,需以教育数字化为抓手,推动课程体系改革、学科优化升级,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及云端学校,同时建立基于大数据与AI的教育评价与决策机制,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系统性支撑。
人工智能与职业发展:国家战略下的新机遇
随着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“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”“人工智能训练师”于2024年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,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紧缺岗位。两类职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,职责涵盖数据管理、算法优化、人机交互设计及系统测试等核心环节,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、医疗、制造等领域的深度应用。
职业定位与核心职能
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:作为人工智能系统的“调教专家”,需具备数据处理、算法开发、模型训练及性能优化等综合能力,确保技术适配多场景需求。
人工智能训练师:侧重于实际应用中的数据库管理、交互设计及模型迭代,通过智能训练软件提升系统性能,支撑行业智能化转型。
政策赋能与行业前景
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采用率达15%,市场规模约14.4万亿元。专家预测,至2035年,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经济价值,我国占比超三成。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,催生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,相关岗位薪资水平显著领先。据2024年第三季度《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》,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平均月薪达21930元,位居信息技术领域榜首。
职业发展支持体系
企业价值:持证人员可助力企业申报项目补贴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,并为参评全国人工智能企业认定提供资质支持。
个人发展:证书作为技能水平与职称评定的官方认证,有助于提升职场竞争力,拓宽晋升通道。部分行业数据显示,人工智能相关岗位薪资涨幅明显,且覆盖政府机关、教育机构、医疗机构及科技企业等多元主体。
规范化培养与认证体系
根据国家要求,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需通过指定培训及考核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认证证书,证书信息可通过官网终身查询。报考者需符合学历及职业道德要求,并通过授权机构完成系统培训。学习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基础理论、应用案例解析及实操训练,旨在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伦理素养的专业人才。
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报名:13521730416(马老师)
结语
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》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领域迈入新阶段。随着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深化,相关职业将加速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。国家通过完善职业标准、强化技能认证,为从业人员提供规范化发展路径,助力构建高质量人工智能人才生态。未来,持续提升数字素养与技术能力,将成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