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产业规模跨越式增长,成为数字经济新引擎
近年来,我国数据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。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,2024年全国数据产业规模达5.86万亿元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117%,企业数量突破40万家,标志着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。这一增长得益于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:自2014年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,国家层面持续出台扶持政策,地方政府如贵州省通过举办国际大数据博览会等举措,加速产业生态构建。当前,产业硬件、软件、服务结构逐步优化,占比分别为40.5%、25.7%和33.8%,未来三者比例将趋近均衡,软件与服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二、产业链创新活力迸发,技术演进催生新业态
数据产业链正从传统商业智能(BI)向人工智能(AI)加速转型,形成以“数据深度挖掘+算法算力集成”为核心的生态体系。产业创新呈现三大特征:
技术迭代加速:“采存算管用”全链条升级,推动“数据即服务”“模型即服务”等新模式涌现;
研发投入高增: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79%,年均增速达15.7%;
基础设施支撑:截至2024年9月,我国5G基站总数达404.2万个,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868万架(大型以上占比85%),为数据流通提供底层保障。
三、区域集群效应突出,长三角引领全国发展
数据产业呈现“多点开花、集群发展”的格局:
长三角作为核心增长极,2024年产业规模占全国22.6%,集聚企业超10万家,形成“资源共享+创新联动”的生态优势;
一线城市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依托资源富集和技术优势,吸引头部企业集聚,成为创新策源地;
政策试点推进:国家计划部署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,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,强化规模效应。
四、未来展望:锚定新质生产力,构建全球竞争力
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,下一步将聚焦三大方向:
环境优化:完善数据要素市场规则,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;
主体培育:支持中小企业与头部企业协同创新;
生态构建:通过试点示范推动技术、资本、人才高效配置。
数据安全评估师CCRC-DSA相关认证马老师: 133 - 9150 – 9126 / 135 - 2173 - 0416
结语:我国数据产业已从“规模扩张”迈向“质量跃升”阶段,随着技术融合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,其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载体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,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“中国方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