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咨询热线:13521730416

欢迎来访北京青蓝智慧科技,我们一直在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相关认证领域深耕多年,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,期待与您的交流和沟通!

九种典型网络攻击战术解析,攻防双方如何“见招拆招”?

在网络安全实战中,蓝队专家通过长期攻防演练总结出一套高效战术体系,这些手段往往相互交织,形成多维度打击链。以下是九种最典型的攻击战术解析,结合真实场景与数据,揭示其运作逻辑与防御盲点。

一、弱口令:90%渗透的起点

弱密码、默认密码和已泄露凭证是蓝队突破的首选目标。例如,员工常用“zhangsan123”“生日组合”等简单密码,或复用已被黑产收录的旧密码。更危险的是,管理员常保留系统默认密码(如admin/admin888),或跨服务器使用同一套密码。一旦某台服务器被攻陷,攻击者可通过凭证复用横向控制域内多台设备,甚至直达核心域控制器。这类漏洞看似基础,却因人性化设计(如易记忆)成为最普遍的入口点。


二、互联网边界:暴露在外的“后门”

VPN、邮件系统等对外开放的服务,常因简化登录流程而缺乏多因子认证或通道加密。蓝队通过社工或漏洞获取员工账号后,即可长驱直入内网。例如,某企业邮箱未审计附件内容,攻击者窃取账号后,从历史邮件中提取服务器密码和通讯录,为后续攻击绘制精准地图。这类边界设备如同未上锁的侧门,虽方便员工进出,却也成为攻击者的捷径。


三、通用组件漏洞:标准化中的致命缺陷

OA系统、中间件等通用软件的高频使用,使其漏洞成为“集体软肋”。蓝队利用这些漏洞可批量获取权限,而防守方常误判为正常业务流量。例如,某次攻防演练中,攻击者通过邮件系统漏洞快速控制数百账户,而防守团队直至数据外泄才察觉异常。这类攻击如同利用同一把钥匙打开连锁门店,效率极高。

四、安全产品0Day:以子之矛攻子之盾

安全产品自身漏洞更具破坏性。网关、终端防护等产品的0Day漏洞,可让攻击者绕过检测直接控网。某次演习中,蓝队利用某品牌防火墙的未公开漏洞,不仅突破边界,还篡改了安全策略日志,使防守方完全“失明”。这如同警卫的制服被仿造,攻击者大摇大摆进出却无人质疑。


五、社工钓鱼:攻心为上的欺诈艺术

钓鱼邮件伪装成内部通知,成功率超60%。蓝队常先盗取普通员工邮箱,再以其名义向IT人员发送带毒附件。由于发件人可信,管理员也可能中招。另一种手法是冒充客户投诉,诱导客服下载“问题文档”。例如,攻击者伪造采购合同压缩包,声称加急审批,迫使财务人员禁用杀毒软件后打开。人心防线往往比防火墙更易击穿。


六、供应链攻击:迂回包抄的暗箭

IT服务商、安全厂商等第三方常成为跳板。某案例中,攻击者入侵供应商的软件更新服务器,向目标企业推送恶意补丁,进而控制内网设备。更隐蔽的方式是收买驻场运维人员,直接接入受控设备到内网。这类攻击如同通过物流公司向目标投递“特制包裹”,防不胜防。


七、内网横向移动:以点带面的“癌细胞扩散”

一旦进入内网,蓝队会以初始突破点为支点,利用漏洞和凭证横向渗透。例如,通过弱口令攻陷一台边缘主机后,使用Mimikatz提取内存凭证,逐步渗透至域控服务器。此过程类似癌细胞转移,初期难以察觉,后期却可瘫痪整个系统。


八、隐蔽通信:藏身于噪音中的间谍

蓝队常使用DNS隧道、HTTPS加密流量等隐蔽通道传输数据。某次演练中,攻击者将窃取的文件编码为DNS查询请求,绕过流量审计设备。这种手法如同用摩斯密码在公开电台中传递密文,极难识别。

九、持久化驻留:潜伏的定时炸弹

为确保长期控制,蓝队会植入后门或篡改计划任务。例如,在某服务器植入Webshell后,同步创建隐藏账户并绑定合法服务进程,即使初始漏洞被修复,攻击者仍可自由进出。这好比在房屋装修时埋下暗门,业主入住后仍受制于人。

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,网安红队蓝队渗透测试岗位,红蓝对抗,HVV护网行动,通信和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(简称CIIT)职业技术水平认证, “网安红蓝对抗实战训练与教练互动指导课”暨《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》马老师:135 - 2173 - 0416 / 133 - 9150 - 9126

蓝队的战术本质是“脆弱点放大器”——从最薄弱的环节切入,逐步扩大战果。防御者需以同样系统化的思维,既要修补技术漏洞,更需提升人员意识与流程韧性。


相关文章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