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日新月异的AI技术,许多35岁以上的职场同仁感到无所适从,渴望学习却不知从何开始。本文旨在提供一份专为有经验的职场人设计的、可落地的AI进阶指南,帮助你一步步从“AI小白”成长为能够链接人工智能提示词工程师、AIGC应用工程师等热门岗位的复合型人才。
第一阶段:认知破冰与工具上手(1-2周)
目标: 消除对AI的神秘感,熟练掌握1-2个核心AI工具的基本操作。
行动清单:
确立心态: 明确AI是“超级助理”和“生产力杠杆”,而非取代你的对手。
选择工具: 注册1-2个主流AI工具(如ChatGPT、文心一言、通义千问等)。优先使用付费版本,投资未来。
刻意练习:
基础写作: 练习让AI写邮件、周报、工作总结。
信息处理: 将长文章、会议录音稿丢给AI,让其总结摘要、提炼要点。
头脑风暴: 让AI为你提供活动方案创意、文章标题、产品名称等。
本阶段核心能力: 基础提示词(Prompt)编写能力。这是通往人工智能提示词工程师的第一步。
第二阶段:垂直领域深度应用(2-4周)
目标: 将AI深度融入你的本职工作,解决实际业务问题。
行动清单:
业务盘点: 梳理你日常工作流中,所有重复性高、耗时长的任务(如数据整理、报告生成、客服话术设计、市场分析等)。
场景攻坚: 针对每个任务,设计专属的、精细化的提示词。
示例(财务): “你是一名资深财务分析师,请分析这份销售数据表,找出异常波动,并从成本和收入两个角度提供分析意见。”
示例(营销): “你是一个擅长写转化文案的营销专家,请为这款面向90后宝妈的高端奶粉,写5条不同风格的社交媒体推文。”
建立知识库: 将验证有效的提示词分类保存,形成你自己的“生产力秘籍”。
本阶段核心能力: 垂直领域的AI解决方案设计能力。你正在实践AIGC应用工程师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程师的部分工作。
第三阶段:系统化与自动化(1-3个月)
目标: 从单点应用升级到流程自动化,具备初步的AI智能体构建能力。
行动清单:
学习AI智能体(Agent)概念: 了解如何通过平台(如GPTs、Coze、Dify等)将多个AI任务串联成自动化工作流。
尝试构建简单智能体:
例如: 构建一个“周报智能体”,自动抓取你本周的日历事件和项目更新,生成周报初稿。
例如: 构建一个“行业资讯分析智能体”,每天自动抓取指定领域的新闻,并生成简报。
关注集成: 了解如何通过API将AI能力接入你熟悉的办公软件(如Excel、PPT)。
本阶段核心能力: 工作流设计和自动化实现能力。这是成为AI智能体应用工程师的关键台阶。
第四阶段:能力认证与职业链接
目标: 将你的AI能力体系化,与市场需求对接。
行动清单:
知识梳理: 系统学习一下Prompt Engineering的中高级课程。
项目实践: 尝试为一个完整的业务场景(哪怕是模拟的)设计AI解决方案,并形成案例文档。这是你简历上的亮点。
职位对标: 研究本文开头提到的六大职位(人工智能提示词工程师、AIGC应用工程师、AI智能体应用工程师、生成式人工智能工程师、人工智能训练工程师、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)的职位描述(JD),查漏补缺。
能力展示: 在知乎、掘金等技术社区分享你的应用心得,打造个人品牌。
结语:一条清晰的进阶之路
35岁后的AI学习,绝非漫无目的地啃书本,而是一场目标明确的“经验变现”之旅。你的路径图应该是:
AI工具使用者 → 垂直领域AI应用专家 → AI工作流构建者 → 高价值复合型人才。
人工智能训练工程师
· 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
· 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
· AIGC应用工程师
· AI智能体应用工程师
·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程师
· 人工智能提示词工程师
· 认证申报青蓝智慧
· 马老师: 133 - 9150 – 9126 / 135 - 2173 - 0416
这条路径,完美避开了与年轻人比拼纯算法技术的红海,而是开辟了属于经验者的蓝海。时代会奖励那些善于利用新工具解决老问题的人。 现在,请你拿起这份指南,迈出第一步。学习AI的最佳时机,就是此时此刻。
